慎独就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其中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为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慎微就是谨慎及于细微之处,意为认真重视和正确处置细小的事情。古人云:“不矜细行,终累大德”;“道自微而生,祸是微而成”。这些至理名言,都说明慎微的重要性、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决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在系统内着力清除“害群之马”,防止“灯下黑”,严肃查处魏健、曹立新、金道铭等省部级高官,云南省纪委和正兴、郭志宏等省纪委领导也被查处,从十八大以来全国纪检监察系统有数千名干部被处理,充分说明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党性修养缺失,彻底忘记了“初心”和“使命”始终未能做到慎独慎微,经受不住各种诱惑,最终走上了违纪违法犯罪的道路。
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没有做到慎独慎微,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彻头彻尾的“两面人”。如魏健、曹立新、金道铭、和正兴、郭志宏等人,台上大讲特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台下大吃大喝,推杯换盏,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搞钱权交易、利益输送,严重违反党的纪律,最终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他们就是纪检监察队伍中的典型的“两面人”。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应以他们为鉴、为警示、为反面典型,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刚正不阿的党的忠诚卫士,把慎独慎微贯穿于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的全过程。
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应从追求“慎独”最高境界加强党性修养。《礼记》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往往掌握一定的权力,不仅要主动接受组织、制度的监督,而且还要不断加强自律,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尤其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更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就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说,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
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到“慎独”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明确的政治方向,遵守鲜明的政治原则,珍惜个人的政治生命,以形成内在的“定力”。其次,要时刻反躬自省,就像古人讲的“吾日三省吾身”,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洁身自好,存正祛邪,注重修身养德,增强防腐拒变的“免疫力”。同时,还要办事公开透明。纪检监察干部也是普通的人,难免存在各种弱点,会犯各种错误,而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办事讲民主、讲程序、讲纪律,避免暗箱操作、上下其手,就能减少各种诱惑的渗透力,防腐拒变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应从追求“慎微”最高境界加强党性修养。细节决定成败,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小节中有党性,有原则,有人格。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面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如:近期中央纪委、云南省纪委通报派驻云南省住建厅纪检监察组组长赵开江严重违纪案,暴露出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中存在的政治觉悟不高、纪律规矩意识淡薄、特权思想严重、工作作风飘浮等问题。赵开江案的发生,归根结底是在“慎微”上出了问题,在吃喝等这些小事小节上出了问题,从起初的不“慎微”到小事变大事,从质变到量变,事情发酵,矛盾升级,最终发生了严重违纪案,给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抹黑,影响恶劣,教训惨痛,发人深省。
纪检监察干部不刻意“慎独慎微”非栽跟斗不可,“小事当慎,小节当拘”确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金玉良言。纪检监察干部都应慎独慎微,要慎独慎微自警自励,慎独慎微勤于自省,慎独慎微防微杜渐,从小事小节上加强自身修养,从一点一滴中自觉完善自己,懂得是非明于学习、境界升于自省、名节源于修养、腐败止于正气的道理,始终保持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何跃龙)